请点击此处给我们留言

东莞市 大岭山镇杨屋第一工业区详锋街97号愉和工业园A栋

18565871528(tel)

18565871528(fax)

当前位置: > 凯时kb88手机版app >

千年辽都的文化突围——看巴林左旗如何以文化品牌带动县域经济发

2024-06-07 13:14字体:
分享到:

  新年伊始,巴林左旗又有好消息传来。旗内的辽上京和祖陵遗址成功入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些文化遗产距走向世界仅有一步之遥。而计划投资100亿元、占地121.5平方公里的辽文化产业集群也初见端倪。一边是保护,一边是开发,巴林左旗的县域经济开始积聚文化的张力,开启了由“挖矿山”到“挖文化”的转型升级。

  作为辽代都城所在地,巴林左旗的地下深埋着储量为7500万吨的有色金属和819处各类文化遗存。每年中色白音诺尔矿业等10多家采选企业为全旗贡献80%的财政税收。然而,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让这座县城的未来面临“矿竭城衰”的隐忧。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发文化矿脉助推县域经济成为决策者的明智选择。

  “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和打造特色产业二者必不可少!”在巴林左旗决策者眼中,这两者又多了一份文化层面的考量。让城镇建设融入辽文化的血脉,让辽文化资源变成产业,一幅县域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画卷徐徐打开。

  驱车来到巴林左旗县城林东镇,浓郁的辽代契丹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迎宾桥上的四座巨型文化柱栩栩如生,《一统契丹》、《两制兴邦》等浮雕再现千年前的金戈铁马。走青牛桥,过白马桥,登上望京阁,小城内星罗棋布的辽文化景观尽收眼底。辽上京广场上,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铜像弯弓搭箭,跃然马上。馆藏1.5万多件文物的辽上京博物馆尽显大辽之风。石刻《临潢赋》、石刻浮雕《卓歇图》、浮雕壁画《契丹大帝》和以契丹文字、辽币图形为主的雕件等景观散布在各条街路。

  在辽文化的滋养下,巴林左旗的县城开始增容。从2008年起,旗里投资60亿元改老城建新城。4年时间,城区面积扩大了5平方公里,有4万名农牧民进城变为市民。新城区已形成四横八纵的路网框架。随着100多万平方米硬化路面的推进,市民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水上绿城”成为小城建设的点睛之笔。去年,投资1400万元的城市内河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如今,城区的绿化覆盖率已达31.2%,契丹广场、麓山公园等公园和街头绿地融绿色与文化于一体,在还绿于民的同时提高了城市品位。

  城镇化建设需要特色产业来支撑。而巴林左旗的辽上京遗址、辽真寂之寺、辽祖州祖陵等遗存,是留给世人具有唯一性的文化遗产,以此来开发文化和旅游产业,让巴林左旗走上了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之路。在旗里的政府工作报告上,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列出时间表:用五到十年时间,把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把辽上京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把祖陵和线A级景区。

  打开上京辽文化产业园的总体规划图,总面积4740亩的园区内,一批极具辽代风格的项目赫然纸上。在一条遗址绿化景观带的合抱之中,文化展示体验轴、城市服务功能轴、城市视觉形象轴串起了文化展示、旅游商贸、遗址文化、草原风情体验四个分区。正在建设中的文化综合展示区占地600亩,总投资近20亿元。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辽上京博物馆,将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展示丰厚的辽文化馆藏;占地61亩的辽上京演艺中心建成后,赤峰主打的《追寻契丹》等精品剧目将在这里上演;一条辽文化景观大道连接6个广场,嵌入了辽代的建筑、饮食、服饰等文化元素,将辽文化变成可以触摸到的历史。此外,辽上京古玩城、辽文化主题酒店和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将形成“辽”字号的新兴文化商业业态。

  文化与旅游联姻,让巴林左旗实现了由卖山水到卖文化的嬗变。旗里引资6200万元,实施了辽真寂之寺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项目,已完成千佛殿、圣水亭等7处景点建设,景区已成功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该旗正在进行辽上京和辽祖州祖陵两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申报立项工作。如今,以遗址公园为核心、以产业园区为骨干的旅游产业框架已经形成,一个中国辽文化旅游胜地呼之欲出。(通讯员徐永升)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